阿蓬欢歌迎远客,廊桥夜色醉嘉宾。10月31日晚,由中国电影家协会、黔江区政府主办的“喜庆十九大 共圆中国梦”多彩中华——第二届少数民族电影展映闭幕式暨文艺晚会在黔江区濯水镇红军渡广场隆重举行。
黔江区委书记余长明致辞,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出席晚会并讲话。黔江区领导徐江、梁正华、夏于峰,市文化委副主任朱茂,市民宗委副主任向远道,市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巡视员钟前元,电影艺术家陶玉玲,国家一级演员侯勇,北京国际电影节民族电影展主席牛颂,国家一级导演、编剧麦丽丝,演员岳红,黔江区领导李卫东、李泽玉、唐洪芳、李芳信等出席晚会。
据了解,此次电影展映有《悬赏令》《金珠玛米》《阿婆的槟榔》等17部优秀少数民族影片与观众见面,还举办了“扶贫从你我做起”川美油画作品展销、采风活动、电影旅游投资座谈会等多类型的活动,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在闭幕晚会开始前,剧组代表、表演嘉宾走上红毯,与现场观众热情互动,在签名墙上签名。黔江父老乡亲和外地游客近距离感受到了浓浓的电影氛围。
余长明代表黔江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以及全区56万各族人民,对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此次活动并关心、支持、帮助黔江发展的各位嘉宾、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谢意。他说,近年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去年,在黔江成功举办了多彩中华——首届少数民族影片展映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特别是中国电影家协会濯水拍摄基地、文艺扶贫基地,北京电影学院濯水实训基地、文艺扶贫基地的授牌,为濯水景区创5A夯实了人文基础,为黔江电影事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今年,黔江再度迎来多彩中华——第二届少数民族电影展映活动,共襄民族文化电影的视听盛宴,领略少数民族电影的风采和魅力。黔江区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实践中拥抱新时代、践行新思想、实现新作为。希望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界朋友常来黔江走走看看,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精品力作,共同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他倡议,从第三届起,在黔江正式举办中国少数民族电影节,持续推动少数民族电影事业更加繁荣发展。
饶曙光说,非常高兴多彩中华——第二届少数民族影片展映活动乘着十九大胜利召开的春风,在黔江再次扬帆起航,非常欣慰看到黔江近些年诞生了《悬赏令》《蜜月》《侯天明的梦》等优秀影视作品,非常期待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事业取得更大发展。中国电影家协会是党和政府联系电影界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发展中国电影、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将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正能量,大力推动民族电影事业的伟大发展。少数民族电影对于我们从整体上提升中国电影的文化内涵、文化自信、产业自信、艺术自信、美学自信,精心打造“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主流电影品牌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可以助推形成具有中华文化标识的文化产品,真正实现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最终转变。相信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中国电影事业一定会持续繁荣发展,黔江的影视事业也将不断得到提升,武陵山电影文化一定会将这里的美名四海传播。
活动组委会还为获奖影片、主创人员颁发了证书和奖杯。全程在黔江区取景拍摄的电影《悬赏令》获得“多彩中华——第二届少数民族电影展映”特别展映表彰纪念;岳红凭借《哈斯巴根的天骄》获少数民族艺术贡献奖新人演员奖项;王天泽、齐栩楠凭借《神采飞扬》获少数民族艺术贡献奖新人导演奖项;江流凭借《阿婆的槟榔》、陈蓉凭借《永远的绿盖头》获少数民族艺术贡献奖制片人奖项;伊呼和乌拉凭借《东归英雄传》获少数民族艺术贡献奖摄影奖项;王熠凭借《徳吉的诉讼》、杨蕊凭借《金珠玛米》、李睿珺凭借《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获少数民族艺术贡献奖青年导演奖项;麦丽丝凭借《东归英雄传》和《内蒙古民族电影70年》、石学海凭借《最后的猎鹿者》、韩万峰凭借《屋顶山的马奶节》获少数民族艺术贡献奖导演奖项;陶玉玲获老艺术家特别贡献奖。
歌声动人心弦,舞蹈清丽脱俗。晚会上,陶玉玲、侯勇、岳红、黑鸭子组合、江小平、覃诚芳等演员、歌手表演了诗朗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你》、歌曲《中华美德歌》《梨花又开放》、歌伴舞《唱山歌》等作品,让到场观众享受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视听盛宴。台上精彩纷呈,台下掌声不断,激荡着星空下的阿蓬江,回音袅袅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