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资讯 > 旅游扶贫 > 正文

旅游扶贫,武陵山四省市亮新招

濯水景区    2018/11/5  来源: 本站

【字体: 】  【打印此文

 10月31日,在湘鄂渝黔四省市政协助推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扶贫合作座谈会上,四省市签订了《湘鄂渝黔旅游产业扶贫合作框架协议》,“湘鄂渝黔黄金旅游经济圈”呼之欲出。

  

  身处武陵山片区的湘鄂渝黔四省市,优质旅游资源丰富,张家界、湘西凤凰、恩施大峡谷、重庆武隆、铜仁梵净山等景点早已蜚声国内外。

  

  多年来,四省市在开展旅游产业扶贫中,形成了丰富又各具特色的经验,值得彼此借鉴。

  

  

1.重点规划推进

  

  旅游业有着“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凭借关联带动性强、吸纳就业人口多等优势,成为武陵山片区四省市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

  

  为更好地推动旅游扶贫,四省市从制度层面给予了支持。

  

  10月30日,13家省级政协媒体在“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进行集体采访   湘声报记者 肖君臻/摄

  

  5年来,湖南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首倡地,始终把旅游扶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大力实施旅游产业精准扶贫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根据《2017年湖南旅游产业扶贫工作要点》《2017年度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方案》,湖南在30个旅游资源较好的贫困县中各选择一个贫困村,安排省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3000万元,支持加快乡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建设;整合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2776万元,支持贫困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工程。

  

  近年来,湖北省旅游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旅游扶贫开发的态势强劲,实现了“发展一批民俗,改变一地面貌”的目标。其中,湖北武陵山旅游迅速成长为全省旅游的重要板块和核心增长极。

  

  为推动武陵山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工作,重庆市以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为契机,积极抓好规划,按照国家12部门联合印发的《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脱贫攻坚的意见》等要求,及时制定了《重庆市深化乡村旅游扶贫行动实施方案》,开展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

  

  贵州创新发展山地旅游,夯实旅游扶贫基础,全省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为抓手,比照“深改组”模式做实“旅改组”,解决全域旅游发展“政出多门”“九龙治水”的体制机制问题。预计今年底,全省旅游扶贫累计带动88.2万贫困人口受益脱贫,其中武陵山片区累计带动11.09万贫困人口受益脱贫。

  

  

2.打造旅游品牌

  

  一个地方的旅游品牌,就像一块磁铁,具有强大的吸引力。通过品牌打造,带动线路上的每个景点连接成片,形成规模,才能不断扩大旅游扶贫效应。

  

梵净山景区

湘西凤凰

恩施沐抚古镇

酉阳县酉水河镇河湾村一角


  梵净山景区所在的贵州铜仁市,以“景区带村”的形式,带动梵净山村等144个旅游扶贫重点村走上了发展旅游产业的道路。2013年以来,贵州省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点)30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4个,新创建国家5A级景区4家。贵州省还连续举办13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和4届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连续5年推进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工程。

  

  湘西是湖南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也是湖南旅游名片之一,这里也是湖南贫困程度最深、扶贫任务最重的地区。通过打造旅游产业,2014至2016年,湘西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5万多人。2017年上半年,湘西接待游客203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0亿元,成为全国十大旅游热点和高增长地区。湖南省还着力打造了13条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精品线路,把旅游文化产业培育成片区脱贫致富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

  

  湖北武陵山片区坚持以交通条件的改善为契机,以建设景区为引擎,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先后引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公司、湖北清江旅游发展公司等企业投资旅游景区开发,建成了35家A级景区,形成了“2个5A+18个4A”的高密度、高A级景区集群,在建景区达到10家以上,直接带动扶贫。

  

  湖北恩施沐抚镇曾是典型的深山贫困乡镇,2015年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景区。在景区的带动下,高等级旅游公路连通了村村寨寨,星级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引导当地近400人创业,年均收入超过4.5万元,最高超过20万元。

  

  重庆市则充分利用区域内湖泊、溶洞、峡谷等自然和文化资源,持续推进A级旅游景区和旅游度假区建设,积极开展景区带片、企业带村等帮扶活动。2016年以来,渝东南五区县成功创建2A级以上乡村旅游景区、景点20余个,其中黔江芭拉胡景区、秀山川河盖景区等4个景区成功创建4A级景区。

  

  着力打造“巴渝人家”品牌体系,黔江家运农庄、武隆天乙农庄等300家农家乐荣获“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称号,酉阳县酉水河镇河湾村、秀山县丰联村等41个村荣获全国“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称号。

  

  

3.激活乡村旅游

  

  在武陵山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跨越发展的现实途径。


乡村旅游在贵州扶贫进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民族文化类型的乡村旅游不仅成为贵州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撑,还对贫困地区脱贫产生积极作用。

  

  贵州省扶贫办的数据显示,目前贵州开展乡村旅游的自然村寨已突破3000个。到2019年,力争旅游扶贫带动全省100万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

  

  重庆市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扶贫的通知》,指导和规范乡村旅游。近年来,武隆区先后获得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块金字招牌和联合国发展计划署“中国可持续发展城市范例奖”等多项荣誉,旅游扶贫消除贫困村48个、贫困人口3.2万余人。黔江开办星级农家乐、林家乐、渔家乐500余家,仅濯水景区就提供就业创业机会1650个,成功带动2300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

  

  湖南省70%以上的优质旅游资源分布在武陵山、雪峰山、罗霄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

  

  全省重点支持了凤凰古城、张家界武陵源、里耶古镇等一批景点及周边配套设施建设,打造了武陵山生态文化旅游圈。其中,湘西州重点建设60个乡村旅游精品村寨,保护整治300个特色村落,开发“土家探源”和“神秘苗乡”两条生态文化乡村游精品线路,244个村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带动3.7万人脱贫。

  

  湖北省坚持以美丽乡村为发展平台,利用古村寨、民族村寨、特色产业村等特殊资源,加速发展乡村旅游,建设湖北旅游名镇6个、旅游名村17个。涌现出了恩施枫香坡、宣恩伍家台、咸丰麻柳溪、来凤杨梅古寨等一批乡村休闲旅游示范点,昔日卖不出去的农副产品成为了抢手货,长年沉寂的古村落成了旅游的新去处。如恩施枫香坡形成了生态茶园景观带和“恩施玉露”品牌,成为国家3A级景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发展乡村旅游前的1200元/年增长到1.4万元/年,翻了10倍。

相关链接

 关注微信公众号

咨询电话

023-79468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