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玩转濯水 > 民俗文化游 > 正文

千年古镇里的古建筑

濯水景区    2020/6/29  来源: 本站

【字体: 】  【打印此文

 

 

重庆是水码头之乡,黔江区濯水古镇便是这无数水码头中,不能忽略的一例。濯水古镇兴起于唐代,兴盛于宋朝,明清以后逐渐衰落,是渝东南地区盛名的古镇之一。作为重庆旧城老街的典型,濯水古镇街巷格局保留较为完整,具有浓郁的渝东南古镇格局。走进濯水古镇,去探寻那些老建筑的文化,触摸一砖一瓦,感受历史的印记。

 

 

重庆龚家抱厅是古镇上最具建筑空间特色的古民居之一,这种抱厅式的干栏建筑在我国民居中非常少见。这座建于清朝的古建筑,特殊的地方在于,他是唯一将穿枋(把整座房子的排架联成一个整体)做成弧形的民居,当地人称龚家房子是猫拱背

 

他是我国物理学家龚沛光的故居,他家的抱厅有别于其他,为四层全木坡屋顶结构天井合院建筑,平层之下的两层依江而建,吊脚接地。三、四层设有干栏式阳台,天井、过厅、穿堂相连。而平层过厅上,撑起歇山式屋顶的抱厅,正面临街,背临阿蓬江,地条石经岁月濯洗,仍稳如磐石。难怪这座建筑被称为土家族吊脚楼的宠儿,在我国民居中非常少见,在整个西南地区也是独有的。

 

 

 

在濯水古镇,流传着这么一句民谣:余家的顶子、汪家的银子、龚家的杆子、樊家的锭子。在《川东南少数民族史料辑》中,记录着龚家家族史。龚家曾是濯水首富,家产丰盛,拥兵器两千,因而有龚家的杆子一说。现在的龚家抱厅都还保留着传承下来的十八种老兵器,靠着武力,曾保濯水一方平安。

 

 

 

坐落在古镇中心的烟房钱庄,是濯水最古老的银行,是古镇的一块风水宝地,由汪氏家族与徽商詹氏家族共同开办。是古镇上开间最多的大院,独特椭圆柱形大平缸为整石打造,小阁楼透出浪漫的贵族气质,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是濯水古商埠建筑商住一体的典范,体现了徽文化对濯水建筑的渗入。

烟房钱庄的院落分为三进两厢三天井布局。在钱庄建筑中,天井很有讲究,先遵循宁小不大的风格,在风水中称为防泄气,尺寸上严格按照鲁班经上的尺寸布局。天井的排水方向也很有讲究,钱庄按照《三神放水式》的规定所做。除了采光、通气,也是吸天地之灵气、纳日月之精华之所,真正做到四水归堂”“财不外流 


 

汪家作坊原大院主人汪世富,号子文,是当时镇上最大的地主。汪家经营多种加工业,仅榨油作坊就有三个,该建筑是榨油作坊保留的其中一个。

建筑面积680平方米,四进三天井合院建筑,坡屋顶,砖木结构,仍可以看出前店后坊的形式,大型榨油工具也在原位置附近保存较好。

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


 

汪本善旧居是古镇上唯一一座有封火山墙的临江吊脚楼,极好的体现了徽派民居与土家族民居的完美结合。站在街面上,透过这栋楼的大门和地下通道就可以看到江景,是我国著名有机地球化学家汪本善先生的旧居。

 


濯河坝讲堂原为樊家宅第和古镇第一所义学讲堂,讲堂临街一面是开放式门厅,建筑体现了徽派古民居与土家族民居的结合,是重庆和武陵山区唯一的凉厅街,也是全国唯一的凉厅式义学讲堂。

 


明清时期濯水十大号口之一,是濯水古镇最大的古建筑,大门是目前西南地区古镇发现的唯一一处卷斗门,典型的会馆式商号建筑,而非纯粹的民居式建筑。

光顺号有三进房屋两个天井,各进之间用青砖墙体分隔,一门相连,门框为石条打制,在院内形成一条很长的通道,以致有很好的采光。大院左右两厢的3楼均有一个冲天阁楼,还设有7段栏杆阳台,是濯水七大院中唯一采用两开大门、唯一使用三方青砖青瓦墙的大院。

 


相关链接

 关注微信公众号

咨询电话

023-79468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