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区概况
旅游资讯
游览攻略
目的地指南
遇见濯水
红色旅游
language
-中文版-
-English-
-Japanese-
-French-
当前位置:
首页
>
旅游资讯
>
红色旅游
> 正文
巴渝风|这里云海清凉有故事
濯水景区 2024/6/13 来源: 本站
【字体:
大
中
小
】 【
打印此文
】
它是渝东南地区的一个乡
地名却称为“市”
它地处高山云海之上
诉说着百年沧桑
它就是生态画廊
——黔江区水市乡
黔江区水市乡位于黔江区西南部,距黔江城53公里,全乡幅员面积10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为1200米,立体型气候显著,属典型的高寒山区,森林覆盖率70%,夏季平均气温仅为22度,素有“绿色空调”“天然氧吧”之美誉。
这里远离喧嚣、群山环抱,云海围绕、空气清新······
水车坪老街位于水市乡水市社区,有近300年的历史。
乾隆元年(1736年),水车坪老街由“陈、李、王、石”四大家族建设而成,因用水车排干建房所在地的积水而得名。曾经繁华老街留下了一种奇特的古建筑——四角天井:宽厚而大气的石梯、空旷的四合院下水滴石穿,人到里面后似井底之蛙,通过屋顶特意设计的“天窗”,可清晰看见蓝天白云。
水车坪老街还是片红色革命热土,1914至1934年期间,贺龙元帅先后四次来到水车坪老街。
在当地百姓的记忆中,贺龙平易近人,与战士同甘共苦,同吃同住,他总是身背斗笠,脚穿草鞋走村入户,访贫问苦,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宣传党的纲领,宣传红军的任务和纪律。他对红军战士要求严格,要求他们坚决做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对群众秋毫无犯。
1933年12月,贺龙挥师入川(渝)奇袭大路坝,轻取中坝攻占了黔江城。红军入城前,国民党县长和守军放火焚城,烧毁部分民房。扑救战斗后,贺龙立即安排副官花顺涛到军部领取大洋和物资按原价或比原价稍高的原则发给建房款,并逐户安排好吃住。但当地团总李进生和师爷胡科卿被安排配合大路坝战损赔偿分发钱物时,从中贪污了不少,贺龙了解到该情况立即派花顺涛前往调查处理。调查属实后,贺龙命令立即将二人抓起来,追退赃款,并严肃处理。
入城后,一个红军新战士在城北桃子坝买鸡,他给钱,老百姓不要,反复推了很久,还是不要,他就把鸡拿回连队。贺龙得知,当晚召开军人大会,要求全体官兵一定要遵守红军纪律,不让群众吃亏,责令那个战士立即给群众付足买鸡款,用实际行动践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承诺。
1934年5月6日,贺龙军长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从马喇湖出发去攻打彭水,夜宿水车坪。次日,贺龙将战马拴在皂角树上,在皂角树下召开了攻打彭水县城的誓师动员大会,宣传红军“打富济贫”“除暴安良”的革命宗旨,重申红军的革命纪律。要求红军“要像这棵苍劲的皂角树那样,经得起风吹雨打!”
当地人民为了永远不忘这段历史,将皂角树命名为红军树。1977年,当地村民自发在红军树旁立起一座“水车坪红军纪念碑”。
为发扬革命精神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优良传统,2011年,黔江区在水市乡修建了400多平方米的红军树广场,还在广场建起了“红色廉政墙”。目前,红军树已成为红色旅游景区和红色廉政教育、革命教育基地。
文化熏陶,润物无声。每年,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来此瞻仰“红军树”,触摸水车坪老街尘封的历史,欣赏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歌舞展演等,在优美的生态中,感受文化的厚度。
“红军树”已经成为黔江区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地标”。
近年来,当地广大党员干部传承和弘扬红军精神,以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工作作风,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接续奋战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将一件件民生工程,变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惠民实事,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洋溢在当地群众脸上......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在线投诉/留言
重庆峡谷城旅游景区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7
技术支持:
重庆鼎游
渝ICP备19011188号
地址:重庆市黔江区濯水镇
关注微信公众号
友情链接
国家文旅官网
咨询电话
023-79468666
微信
黔江濯水景区
黔江旅投公司
黔江云名片